“互聯網+法治宣傳”提升全民普法實效
作者:本站編輯 來源:法治日報——法制網 發布日期:2020-11-26 瀏覽次數:
□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蒲曉磊
11月16日至17日,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。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,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下功夫,特別是要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,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。
加強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究竟有多重要?
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說,只有針對不同的普法對象“量身定做”普法方案,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普法工作的實效性,推動法治精神內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不斷提升全體公民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。
值得注意的是,提高普法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也是“七五”普法的一項重點工作——2016年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轉發“七五”普法規劃,其中明確要求,不斷提高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,力戒形式主義。
在提升針對性和實效性方面,“七五”普法取得了哪些成功經驗?
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莫紀宏說,“七五”普法期間,得益于短視頻、大數據、人工智能等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,普法工作在針對性和實效性上有了巨大提升。以后的普法工作,依然要用好這一普法利器,不斷增強法治宣傳教育的針對性,滿足各類受眾多樣化的法律需求。
加強新媒體運用提升普法成效
2020年,是“七五”普法規劃的收官之年。
“七五”普法階段,恰逢我國互聯網高速發展時期,在這期間,我國網民數量增長了兩億多——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《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顯示,截至2020年6月,我國網民規模為9.4億,比2015年12月的6.88億,增長了2.52億。
“互聯網的高速發展,帶來的是公眾接收信息方式的巨大轉變,為了確保普法工作的實效性,普法工作也必須隨之作出調整。加強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,推進‘互聯網+法治宣傳’行動,是大勢所趨?!敝煳≌f。
浙江依托全省各地360多個普法網站、微博、微信、抖音、頭條號、澎湃號組成的“浙江普法”新媒體矩陣,開展網絡普法;天津市依托自主研發的網上學法用法考試系統,打造國家工作人員“隨身學法寶典”,國家工作人員12萬人利用該平臺學法考法……五年來,各地各部門在普法時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,取得了良好的法治宣傳效果。
莫紀宏說,“七五”普法開展以來,各地各部門借助于“互聯網+”的技術手段,更好地運用微信、微博、微電影、客戶端開展普法活動,提升了法治宣傳教育的實效。
短視頻普法煥發旺盛生命力
網民規模尤其是手機網民規模的擴大,帶來的一個最直接影響就是短視頻的異軍突起。第46次《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》顯示,截至2020年6月,我國網絡短視頻用戶規模為8.18億,占網民整體的87%。
“從媒體發展的角度來看,過去五年可以稱為短視頻的時代?!呶濉辗〞r期,短視頻普法是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運用的最大亮點。以民法典普法為例,一個短視頻就有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瀏覽量,這樣的傳播效果和影響力,在以往是很難想象的?!敝煳≌f。
2020年5月28日,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。自此之后,全國掀起了民法典的學習熱潮。值得注意的是,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,今年很大一部分普法工作是在線上完成的。
近日,萬名法律專業人士和上海市法學會、多家律所等,與抖音聯合發起了關于民法典的短視頻普法行動。法律專業人士和法律機構在結合社會熱點進行普法的同時,還和眾多網友進行互動并開展公益法律援助服務。這樣的普法形式,受到了眾多網友的歡迎,自9月28日活動上線至今,“民法典”話題在抖音上的播放量已經超過了36億次。
借助短視頻形式的普法工作,顯示出日益旺盛的生命力。
抖音法律知識運營負責人萬凌介紹說,由眾多政法系統、法律專業人士制作的普法視頻,經常會結合社會熱點推出高質量的短視頻,深受用戶歡迎,20秒至3分鐘的“短平快”普法短視頻,讓普法工作打破了地域、時間、空間的限制,讓法律知識輕松走到群眾身邊、走進群眾心里。
“可以預見,短視頻依然會是‘八五’普法最重要的普法方式之一,政法系統應積極占領這一法治宣傳陣地,更多更專業的法律工作者也應主動參與進來,讓與時俱進的普法工作煥發出更旺盛的生命力?!敝煳≌f。
精準普法激發人們學法興趣
“七五”普法時期,得益于新媒體新技術在普法中的運用,法律知識變得觸手可及。
莫紀宏認為,推進“互聯網+法治宣傳”行動,要從技術上考慮如何真正實現“法律在我身邊”,使每個學習者在法律學習上獲得更多的自主選擇權,變被動學法為主動學法。
完成從“要我學”到“我要學”的轉變,需要讓普法工作更具針對性,這樣才能激發人們學法的興趣。
6月26日,第33個國際禁毒日,一款名為“禁毒精英,守護凈土”的答題互動H5小游戲上線。上線當日,這個H5的瀏覽量就達到1800萬人次以上。
從易到難的題目設計,可以逐步激發用戶挑戰欲望;搶答的形式,營造緊張刺激的氣氛;答錯之后,可以觀看幾十秒的禁毒視頻“復活”;闖關成功后,會獲得熱門手游的游戲道具……這款將禁毒知識普及與有趣的游戲問答結合起來的H5,針對年輕用戶進行了精心設計,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。
“普法工作要在針對性上下功夫,首先就要明確普法對象是誰。只有明確了普法對象,才能采取有針對性的普法方式、確定有針對性的普法內容。就像這個禁毒宣傳的H5,在明確普法對象時選擇了青少年這一易感群體,在選擇普法方式時結合了在青少年群體中受歡迎的手游,從而激發了目標群體的學法興趣?!比A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孫煜華說。
針對不同群體采取不同的普法方式,針對特定的需求進行專門的普法,是多地在推進“互聯網+法治宣傳”行動時采取的措施。
例如,在對民法典進行普法宣傳時,浙江杭州組成了一支包括杭州市律師協會會長、副會長、常務理事、理事以及各專業委員會主任在內的115人普法講師團,通過網絡公開課等方式,為社會提供“菜單式”普法服務,進一步調動廣大群眾學法用法的積極性。
莫紀宏指出,在“互聯網+法治宣傳”模式下,普法工作要由“計劃性普法”向“市場性服務”方向轉移,把政府單項供給與公眾對法律知識的真實市場需求結合起來,通過大數據平臺、人工智能等新媒體新技術的應用來滿足各類受眾的需求。
上一篇 | “互聯網+旅游”發展獲支持 中國提速智慧旅游
下一篇 | 全國互聯網醫院已達900多家